丕植关系的考据向总结

稍微总结下丕植的萌点

不代表我写得了文

曹植巨巨本人才是丕植同人圈第一大手

一枚兄控的自我修养

细看发现不是单箭头系列

 一、丕在植心中的形象:天神

像经常被提到的《侍太子坐》:“翩翩我公子,机巧忽若神。”

丕很擅长弹棋,在植看来,兄长聪慧灵巧犹如天神。

以及《文帝诔》:“绋冕崇丽,衡紞维新。尊肃礼容,瞩之若神。”

兄长穿着帝王的礼服远远看上去就像是天神下凡。

二、突然怨妇

再说说植的怨妇/弃妇诗哪些是写给丕的。

《浮萍篇》、《弃妇篇》应当不是,《七哀》则有可能,至于《种葛篇》基本可以确定是以夫妇关系喻兄弟君臣了。“窃慕《棠棣》篇,好乐如瑟琴。”《棠棣》篇里虽然也有写到夫妻关系和谐的,但主要是在歌颂兄弟之间的亲情。“往古皆欢遇,我独困于今。”前朝待宗亲皆善,植这是在抱怨唯独自己困于本朝的宗室政策吗?

三、建安、黄初年间丕唤植的两声“子建”

建安二十年,丕在孟津,曾拜托植因人说钟繇让玉玦于他。《三国志·钟繇传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后太祖征汉中,太子在孟津,闻繇有玉玦,欲得之而难公言。密使临淄侯转因人说之,繇即送之。太子与繇书曰:‘……近见南阳宗惠叔称君侯昔有美玦,闻之惊喜,笑与抃俱。当自白书,恐传言未审,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转言鄙旨。’”

以及《魏略》提到韩宣在礼法上诘难植一事:“……植知其枝柱难穷,乃释去,具为太子言,以为辩。”植回去之后和丕就该学术问题展开了讨论,完全没有戒备,可见两人关系之融洽。黄初年间,丕任用植提及之韩宣为尚书郎,并因植之故赦免韩宣的罪责(“是子建所道韩宣邪!”)。

四、黄初四年的良会

黄初四年五月,植与诸王俱朝京都。《曹植传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初植未到关,自念有过,宜当谢帝。乃留其从官著关东,单将两三人微行,入见清河长公主,欲因主谢。而关吏以闻,帝使人逆之,不得见。太后以为自杀也,对帝泣。会植科头负鈇锧,徒跣诣阙下,帝及太后乃喜。及见之,帝犹严颜色,不与语,又不使冠履。植伏地泣涕,太后为不乐。诏乃听复王服。”

先不论这段史料的真实性,当植十分狼狈地出现在丕面前时,“帝及太后乃喜”,注意是丕因为植没死而高兴,可见他内心其实不希望这个弟弟死,只是表面上“严颜色,不与语”,摆出一副兄长兼皇帝的架势来。

植想私见兄长谢罪而被拒绝,遂上《应诏》、《责躬》两诗而望朝觐。丕的态度见《曹植传》:“帝嘉其辞义,优诏答勉之。”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引丕答诏曰:“所献诗二篇,微显成章。”是在夸植能以文为诗。

《大魏篇》写的是黄初四年朝会之时丕、植与群臣宴乐在朝的场景,其中有云:“陛下临轩笑,左右咸欢康。杯来一何迟,群僚以次行。”植对丕倚着轩栏笑这个细节的观察,足见上心。又感叹酒杯传递的缓慢,自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喝到丕赏赐的陈年正酒了。在朝会结束即将回国之时,丕、植均表现出恋恋不舍的情感,如《圣皇篇》云:“陛下体仁慈。沉吟有爱恋,不忍听可之。……祖道魏东门,泪下沾冠缨。攀盖因内顾,俯仰慕同生。行行将日暮,何时还阙廷?”

五、小论世子之争

顺便再说下丕植争嫡的问题,曹操肯定是幕后第一推手无疑,正是老曹对植的偏爱,引发了丕的危机感,引发了这场所谓的争斗。然而丕植两人对当不当得上世子的在意程度是不同的。

丕固然是很在意的,自己是长子,之前又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,进行各种历练,本来板上钉钉的事现在突然有了变数,那肯定是很紧张地要找老曹的手下人来支持自己,为自己说好话。然而《世语》里那些耸人听闻的剑拔弩张的争嫡故事不足采信。因为丕植争嫡的主要矛盾在于丁氏兄弟和丕的夙怨,是丁氏兄弟将曹操对植的宠爱作为与丕斗争的工具,在这对兄弟之间筑造了隔膜障壁。

植的想法不易猜,但从他没有主动网罗人才、结党营私、不自雕励的行为来看,他本人想当世子的愿望应该不是特别强烈。陈寿批评植“不克让远防”,但我觉得在老曹都没有把立谁做世子这件事提上台面来讲的情况下,就对父亲直言说我不想做世子我要让给兄长,这未免有点过度自信和不切实际了吧,虽说谦让是美德(笑

不过话说回来,植对丁氏兄弟在朝陷害崔琰、毛玠等人的所作所为不可能一无所知的,然而他对丁的告诫是:“丁生怨在朝,王子欢自营。欢怨非贞则,中和诚可经。”(《赠丁仪王粲》)让他们做人平和一点,所以植有没有指使丁仪做这些缺德事一目了然。

六、互相欣赏

《文帝诔》:“详惟圣质,岐嶷幼龄。研几六典,学不过庭。潜心无罔,亢志清冥。才秀藻朗,如玉之莹。”

《魏德论》:“既游精于万机,探幽洞深,复逍遥乎六艺,兼览儒林。抗思乎文藻之场囿,容与乎道术之疆畔。”

除去那些礼仪性质的赞美,这两处植是真心实意在夸兄长个人学养的。夸兄长幼年聪慧,精读六典,不承父诲自学成才,潜心钻研无所困惑,志向高远,才华出众,文辞清丽,如美玉一般莹润光洁。既专心于日理万机,处理政务深入透彻,又醉心于君子六艺,遍览儒家著述篇章。坚守在文章辞藻的园圃,漫游在道德学问的疆域。在植眼中丕曾是邺下文人的领袖人物,也是供他学习的榜样。

丕也是欣赏植的文才的,并且没有让其埋没,从丕让植作《大飨碑》和《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》的碑文就可以看出来。

《水经·阴沟水注》:“城东有曹太祖旧宅,负郭对廛,侧隍临水。文帝延康元年幸谯,大飨父老,立坛于故宅,坛前树《大飨碑》。”《天下碑隶》引《图经》云:曹子建文,钟繇书。闻人牟准《魏敬侯碑阴》云:“《大飨碑》,卫觊文并书。”《大飨碑》已佚,作者有两种说法,存疑。

《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》从遣词与文风上看基本可以确定是植所写,这是在黄初二年植尚未获罪之前,奉丕诏命所写碑文,主要颂扬丕尊崇孔子、整修孔庙、振兴儒学的举措。此时植的封地囊括孔庙所在的鲁地,因此植不仅有资格去写它,而且还是最合适的那个人。还有《魏德论》、《魏德论讴》以及呈报祥瑞的奏章,都在为丕代汉的合理性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。

到丕的儿子这辈变本加厉,曹睿简直把植当成御用文人了,歌颂铭诔能写的都让他写。植自己在《潜志赋》里也无奈地吐槽过了:“驱仁义以为禽,当苑囿以呈艺。”自己就像是在天子园林里奉献才技的飞禽(望天

因此说,丕植两人在文学上其实是互相欣赏的,并没有门户之见和看轻彼此。《论文》和《与杨德祖书》不曾说到对方,是囿于评论对象的身份,使他们两个不方便互相提及。

七、表面严厉实则也为弟弟做了很多考虑的丕

据考证,黄初二年六月中旬, 植因为对使者无礼(其实是私自派人去邺城墓祭父亲)而获罪,本来是死罪,后丕开恩,只是把植从临淄县侯贬爵为安乡侯,虽说食邑肯定是大刀阔斧地削了,爵位则是只削一等。

诏云:“知到延津,遂复来。”(《文选》曹植《责躬诗》李注引)这句话是植《谢初封安乡侯表》里引用的丕诏书里的文字。意思是“知道你到了延津,就再回京都来。”大概是植所封安乡侯国没有住所让其安置,丕就干脆让植回洛阳待着,好歹有个安身的地方(这个时候植还淡定地给丕写奏章要求出猎,见《求出猎表》)。等到植在洛阳待到七月份,再借着给所有诸侯进封为公的机会,趁机恢复植的封地和爵位,为鄄城侯,再让他回原来的封地。是不是和卞氏商量的结果我不知道,但诏书都是丕下的无疑。

黄初三年三月,丕立诸弟为郡王,但植由于二年获罪则晚了一个月封王,为鄄城王,且是县王。然而黄初五年,丕又下诏改封郡王皆为县王,这个举动虽不能说使植获益,但至少让其在地位上与诸王齐平,不再受二年获罪一事的影响。

黄初三年九月末,植被东郡太守王机和防辅吏仓辑诽谤而入京面陈事状,解释清楚了以后,丕还针对此事颁发了《禁诽谤诏》。

八、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

丕继位以来,兄弟中和他见面次数最多的就是植了。据考证,植因为黄初二年获罪入京见了一次,在洛阳从六月中旬一直待到七月被封为鄄城侯为止;黄初三年九月末又因为被人诬告上京面圣了一次,在京都待到十月还和丕一起田猎完再回的国,哦对了,就是这次回国的时候植写了《洛神赋》;黄初四年是会节气,丕特许所有诸侯王赴洛朝觐,又见了一次,植还喝到了丕赏的陈年正酒。黄初三、四年的事情在植的《孟冬篇》、《大魏篇》、《圣皇篇》里描写得很详尽了,这里不多赘述。

所以其实黄初六年丕“幸植宫”的时候,这对兄弟才一年没见,丕就已经按捺不住去看植了,虽然是顺路的(笑

九、重新开始

植《黄初六年令》:“今皇帝遥过鄙国,旷然大赦,与孤更始,欣笑和乐以欢孤,陨涕咨嗟以悼孤。丰赐光厚,资重千金,损乘舆之副,竭中黄之府,名马充厩,驱牛塞路。”看看丕对植的态度吧,“更始”就是重新开始的意思。一会儿“欣笑和乐”,一会儿“陨涕咨嗟”,一会儿又赏了很多东西。丕看到此时植的处境应该是很同情的吧,毕竟之前客观上算不上多优待。不过曹魏的藩国政策也是针对全体的,而非植个人。

“孤以何德,而当斯惠,孤以何功,而纳斯贶。富而不吝,宠至不骄者,则周公其人也。孤小人尔,身更以荣为戚。何者?将恐简易之尤,出于细微;脱尔之愆,一朝复露也。故欲修吾往业,守吾初志。欲使皇帝恩在摩天,使孤心常存入地。将以全陛下厚德,究孤犬马之年。此难能也,然孤固欲行众人之所难。《诗》曰:‘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’此之谓也。”(《黄初六年令》)

大意是植觉得自己受到了丕这么多赏赐恩惠,就非常害怕自己任性而行再触犯国家法令,因此想要重操撰文的旧业,退守最初的心志,不让丕失望。从这里可以猜想此次兄弟二人的相聚,他们在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上,签订了友好往来的条约,且就立言与立德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一致,互相鼓励文学创作,并希望能共同将大魏的经国之大业传承下去。

十、甘心同穴

对于黄初七年丕的死,植一时间恐怕是接受不了的。毕竟考虑到黄初六年他们才刚重叙往日的情谊,两个人都被对方狠狠感动了一回(嗯

植在《文帝诔》开头写了一段很长的自陈,其中说道:“承问恍惚,惛懵哽咽。袖锋抽刃,欲自僵毙。追慕三良,甘心同穴。感彼南风,惟以郁滞。终于偕没,指景自誓。”植甚至想拿出匕首来捅自己,像三良追随秦穆公那样为丕自杀殉葬,但考虑到母亲卞太后尚在就没实施,不过我认为贪生怕死的植也只是说说而已(笑

评论(54)
热度(11467)
  1. 共135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商风入帷|Powered by LOFTER